中国钢材加工配送发展中的新问题与新思路
亲临大会的有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王汐女士,在昨天晚上的中国材料流通协会的常务委员会上,姚会长宣布了中国材料金属协会下属的一个机构,就是中国材料加工与研究中心成立了,昨天会上还向董志洪先生和韩静涛先生分别授予了主任和秘书长职务。我们研究中心的工作宗旨是诚心服务,勇于创新,取得合作共赢。这个中心由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钢铁协会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我们就联合铁道、机械、轻工、建筑、造船等行业共同打造从钢材加工到钢材使用的一个产业链。这个研究中心一共可以搞技术开发、规划咨询,信息统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研究工作我们想能够进一步打造和发展我们从钢材一直到各个部门的产业链,通过这个产业链进一步使现在的钢铁流通行业的困境加快解决。 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我们学会在请示流通学会的基础上完成这个分会,在座的很多都是熟人,老朋友,希望今后能够通过这个研究中心更好为行业和企业服务。今天下午一共有七个发言,我们事先都刻好了光盘,会后大家可以到后面去领取。七个发言一共是180分钟,每个发言控制在20分钟,留下五分钟做互动交流,大家可以提问。我先介绍一下下午发言的嘉宾,他们是:中国材料流通协会的金属加工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董志洪先生,加工与研究分会的秘书长韩静涛先生,香港和利钢铁有限公司总裁黎锷威先生,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韩玉珍,三一重工,三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林勇先生,武钢集团公司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立军先生。下午一共是七个发言,为了控制时间,每个发言20分钟,现在有请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金属加工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董志洪先生为我们做报告。 董志洪:尊敬的王会长及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很高兴能够在今天和大家就钢铁的深加工和今后钢铁行业发展态势交换意见。我本人从事钢铁行业已经40多年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钢铁工业的历史正迈进一个新的阶段,我对这些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今天下午的题目是钢材深加工的现状与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从目前来看,今天上午的大会各级领导都分别阐述了钢铁工业目前的态势,钢铁工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几个方面可以论证,钢材大多种品种都是产能过剩的,包括金属制品,这个产能过剩是由于前一段投资的带动,但是也有无序的盲目的投资所造成的。产业,企业创新能力低,尽管产能很大,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是中低档产品,在高档产品中仍然还是比不过这些发达国家,比如高档的汽车用板,高档的电工钢,高档的特殊钢,轴承钢、阀门钢、齿轮钢,再比如汽车用的钢联线,现材制品,仍然和国外有相当差距,尽管现在能产品,但是差距还很大。产业的集中度低,我像国外日本、韩国、欧盟,它的产业集中度很高,我们现在的十大钢占整个钢材总产量的30%左右,再加上市场很不规范,我们的市场还是一种原始形态的市场,初级形式的市场。钢铁的布局不合理,所以造成了北部钢材产能多,南部钢材不足,造成了北部钢材往南部运。现有的产能尽管过能,但是落后的产能占的比重很大,能耗仍然很高,比发达国家能耗高出来10%到20% 。